2013北亚GMAT考试峰会记录和备考建议

一、GMAT®考试的最新变化及答疑

10月11日上午9:40,2013北亚地区GMAT备考峰会,在上海希尔顿酒店正式开幕。

首先登场的GMAC官员提到,在2012年进行的GMAT题型改革,即:取消写作中的Issue题目,增加综合推理(Integrated Reasoning)题目。这一变革,经过一年的实践检验,取得了成功。新题型,得到了GMAT成绩认可院校的广泛认可。

随后,GMAT心理测评副总裁、“GMAT试题总设计师” ——郭凡民博士,首先进行分享,其中提到一些可供考生借鉴参照的数据,很多统计数据本身,就能够回答考生很多问题:

(一) 答题节奏(Pacing)

根据中国大陆考生实考表现,以及官网上新版GMATPrep® 所搜集数据的统计:

绝大多数考生都在考场上用完了全部的75分钟,较少考生提前答完。他们非常充分有效利用了时间,保证答完,不会匆忙。

对于GMAT算不算是一个时间非常紧张的“抢答型”考试?郭博士给出一组数据,通常在测试学上公认,若:80%的考生能答完考试全部题目;或,大多数的考生,能答完90%的题目,则考试不被认为是一种“时间紧迫”的考试。

还有一些考生,他们在考场上花费的答题时间约为50-55分钟。这些考生分为两种情况,一种是水平极佳的高水平考生,另一种是低水准表现的考生(做到最后放弃,随机乱选答案)。

接下来,郭博士给出了一个分题型、分地域的答题速度对比柱状图。按照“快速完成题目”(Quick Finishing)指标,数学题型(Quant),23%左右中国考生、14%的欧洲考生、9%的美国考生,可以快速完成数学部分。

而对于语文题型(Verbal),整个趋势逆转。24%左右的欧洲考生、14%左右的美国考生、和只有7%的中国考生,能过快速完成语文题目。

【这个数据再次验证,新东方GMAT课堂上反复跟学生强调的一点:GMAT备考,需要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“,一方面要掌握问题处理的方法技巧,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。】

而郭博士再次着重强调,GMAT考试,答题的节奏把握,非常重要(”Pacing is critical. Learn to allow approximately 2 minutes per question”)。GMAT要考察考试在限时、高压环境下,解决额定问题的能力,因此,时间管理和分配,在备考时需要着重训练。(尤其对于语文部分)

(二) 备考时长(Preparation Hours)

全球GMAT考生备考的平均时间,为60小时左右。几个主要考生来源区域数据升序排列,结果为:

  • 美国考生平均备考时长:40小时

  • 欧洲考生平均备考时长:60小时

  • 印度考生平均备考时长:100小时

  • 中国考生平均备考时长:105小时+

而对于中国考生的分析结果为,50%的中国考生备考时间超过100小时;20%左右考生准备时长为60小时-100小时之间;其余的17%和13%的考生,备考时间分别为25-60小时,和0-25小时。

为便于考生规划自己的复习和考试安排,同样也为了便于培训学校设计课程时间等,GMAC提供了“GMAT考生3-6个月备考倒计时日程表”(The GMAT Prep Timeline),建议所有考生可以参照此表,逐项检查自己备考工作是否全面到位。考生可从以下地址免费下载:

https://cn.mba.com/sites/all/themes/gmatchina/pdf/GMAT_Prep_Timeline.pdf


(三) 重考刷分(Repeat Testing)

这部分,郭博士说,这是一个比较“敏感”的话题,对于有些培训学校声称的“一次考砸了,二次我保分”等宣传噱头,以及,对于部分抱着——“第一次考试权当练兵”的心态、或者期待通过多考几次“刷分”的学员,“我有‘硬邦邦’的数据。” (“I have the hard data here.”)

首先,根据GMAC统计,自2007年至今,约30%的中国考生,会选择重考第二次甚至更多次的GMAT考试;在这些“重考者”(Repeaters)中,53%的考生,最终成绩比上次提高了30分以上。

但请注意,这是一个总体的“平均值”。平均值也许会掩盖个体差异,从而对部分考生群体给出完全错误的信息,因此,更有参考价值的是按照分数段来统计“重考”带来的得失。

根据GMAT考试研究部门“GMAT Research”发布的统计数据。

  • 若首次考试获得700分或700分以上,则:

  • 第二次“刷分”,会有小于5分的总分增加;

  • 如果不死心,再考第三次,则第三次成绩回到第一次考试水平;

  • 如果还不死心,再考第四次,则第四次成绩,跌至第一次考试分数以下;

【请注意,以上是平均数值,不排除个别考生呈现出与平均趋势不同的成绩。但就总体而言,700分以上的考生,再决定重考时,请慎重考虑一下其必要性。】

  • 若首次考试得分600-690之间的考生,则:

  • 第二次考试会比第一次平均增加20分;

  • 第三次考试比第二次考试增加5分以内(可忽略不计);

  • 第四次考试比第三次考试增加10分以内。

【根据本人近年来在新东方GMAT课堂学员的粗略统计,基本600分左右的学生,选择了3个月内重考,而这其中有相当比率的学生成绩提升至700分,故此,GMAC给出的统计数据,非常符合本人教学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。600分左右的考生,应充分把握住第二次考试的机会,争取成功。】

  • 首考500-590的“中等生”:

  • 第二次考试比第一次涨分30+;

  • 第三次考试再比上次增加20分左右;

  • 第四次考试,仍然保持相似的增分节奏……

【500分数段的考生,是其知识层面或语言功底明显有漏洞的群体,因此,每次再考,都提高分数,是在此期间个人知识完善导致的结果。】

  • 首考200-490分的群体。GMAC也给出了详细统计,但对大多数考生意义不大。略去。

(以上数据、资料,参加GMAC官网公开数据报告: http://www.gmac.com/market-intelligence-and-research/research-library/validity-and-testing/demystifying-the-gmat-articles/repeat-testing.aspx

(四) 谬误澄清(Demystifying the GMAT)

  1. l 最终评分,是基于所有问题来进行评分的。最后十道题,跟前十道题一样,同等重要。绝不是你前面连续正确,就能确保你获得高分,所以,每道题都尽力做对。

  2. l GMAT的机考是基于计算机的难度自适应测试(Computer Adaptive Testing)。所以,每道题考生作答后,系统都会根据考生表现进行相关难度调整,在几十道题的整个考试中,每道题后都会有这个机制进行调整,所以,即使你偶然蒙对一道题,或者不小心做错了一道题,你的后续表现也会使得系统“回归”到你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分值附近,“运气”的影响因素,可以忽略。(”Good guesses and mistakes have only a small effect on your score.)

【所以,这就告诉我们的考生:首先,扎实备考,投机取巧、靠“学霸”、“文曲星”、“760分大仙”保佑,是没用的;另一方面,考场上的考生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,不要因为意识到自己前面某道题答错、后面出现了难度小于前面的题目而慌张。稳住阵脚,继续稳扎稳打,争取每道题尽最大努力做对,仍有机会获得最终的高分。】

(五) 综合推理(IR)

综合推理IR题型推出的目的和意义:

自2012年6月GMAT考试推出综合推理题目。该题目测试考生利用新格式和多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,对于商科学生尤其重要。这个题型的研发,是基于一个覆盖全球740位商学院教授的调研中,提炼得出。故此,IR题目的改革,受到了各商学院的欢迎。又由于,根据改版前的GMAT考生成绩分析,考生在写作部分中,两个题目所得分数,基本一致,因此考察两篇属于冗余考察,故此更换了新题型。

  • IR成绩的应用:

至于目前IR成绩的使用,GMAC没有给出硬性分数线的规定,其使用权在各商学院入学申请委员会决定。

郭教授举了一个案例,说明IR对于考生的作用:“比如,3个学生,GMAT成绩都是700,其余各方面均不相上下,而IR和作文成绩,一个8分、一个6分、一个2分,那显然,定量推理和文本逻辑推理(即俗称的“数学”和“语文”),能得700分,可是IR这个“综合推理”,只得2分,当然蹊跷,因此便使得自己处于申请竞争中的劣势。这就是IR的意义。而上述事例,反之亦然。

【之前,曾有新东方考生,发生过类似事情。考试总分得到710分,但IR部分只得到4分。该学生考后问我的建议,是否需要重考?

对于这个问题,我有这样一个类比。比如最近CCTV正在播放“全国首届汉语听写大赛”,在决赛阶段,十几位选手逐个登场,一一PK。

如果你GMAT总分710,作文和IR部分成绩都不错,那么,这就好比场上选手,明确知道自己会写这个词,一定是正确的,肯定能进入决赛;而GMAT710,而IR成绩很低,就好比比赛中,选手失误了。这时候,主动权,已经不在你手里了。你只能等待其他选手也“失误”,这样才能让自己拥有继续战斗的机会。

所以,(很抱歉,虽然我不喜欢这样),我的个人建议是:可重考,亦可不重考。综合权衡吧,只能你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,做决定。】

点击下列网址,获取GMAC官方提供的,补充IR资料。

http://www.gmac.com/gmat/next-generation-gmat-information-center/more-ir-resources.aspx

  • 新的变化:

自即日起(2013年10月11日),考生在考试结束后,会立即得到自己IR部分的成绩。(“IR score is available on the unofficial Report immediately after the test as of Today!”)

  • 现场提问:(只录官方结论)

“IR题目共12道大题,有可能某些大题中包含3个小问题。必须3个小问题全部答对,才能获得此大题的分数。任何一个小问题错误,整个大题扣分。

“IR题目中的12道大题中,不是全部都在最后计入总分,会有’实验题’。对于该’实验题’,考生的任何答案,都只用来供GMAC进行试题研究和题库完善使用,对学生分数没有影响。所以才会出现,有可能考生答错了1道题,但仍然最终获得8分满分的情况。”

“对于12题中哪道题是不计入总分的’实验题’,这是机密,无可奉告。”

“GMAT题目没有任何词汇表,所有在真实世界中可以使用的词汇,都是GMAT题目可能用到的词汇。”


【但由于中国考生面临着“语言水平”的另一个难关,所以,在复习阶段,选择一本GMAT词汇书籍,快速地“广泛撒网”一遍,对于后续做真题,很有帮助。推荐:俞敏洪《GMAT词汇精选》(即“红宝书”);李永远《GMAT词汇蓝本》,或其他词汇教材。有一本即可。】

“重申,GMAT考试,不依赖于考生具备某个特定学科的专业背景知识。但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‘常识性知识’,即‘常识’。”

【但是,对于“常识”,我们必须说,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。首先,“常识”,对于饱受填鸭教学之苦的中国考生来说,本就是稀缺品;其次,美国人眼中的“常识”和中国人眼中的“常识”,又不一样。举一个简单例子:美国人不太会问另一个美国人“Can you swim?”, 因为在他们眼中,游泳是人人都会的生存技能。这是”常识”。极个别的题目,可能会受到一点干扰。此处不再详述。】

“GMAT 760分或以上,意味着你比本次考试全球99%的考生成绩要好。你是top 1%。”

“也许,IR的评分机制会有调整,也许整合进总分内。但这是GMAT 11 我们可能考虑的方向;同时GMAT12 也正在酝酿当中。短期内,至少一年,考试形式不会有调整。目前使用的是GMAT10考试版本。” 【待进一步确认。】

(六) 不要作弊(NO Cheating)

  1. GMAC即将在GMAT考场全面使用“掌纹识别系统”(Palm Vein Evolution)。杜绝了指纹有可能被用某些方法伪造的漏洞。掌纹识别系统,会扫描考生手掌的掌纹纹路、血管粗细等等,确保不会有任何“替身”出现在考场。

  2. 如果作弊,抓到很惨。美国拒绝入境。

  3. GMAC拥有相应的技术实力,目前已经实施24小时全天候全网络的”网络巡逻”,对于任何声称拥有“GMAT真题”的网站,进行监控、法律措施、题库调整等手段。

  4. 对于GMAC和GMAT相关非法授权的软件、出版物等的追究责任。

  5. GMAC明确反对中国考生所使用的“机经”。首先,“机经”,本质是作弊;其次,GMAC会利用技术手段跟踪“机经”,并对其采取反制措施;第三,数据表明,“机经”,给考生带来的弊大于利。

【这也正是我在每个GMAT班级结课时,都叮嘱学生,上完我的GMAT逻辑课后,每个人应该至少从逻辑层面,理性地知道,“机经”至少对于逻辑部分的无效性和误导性。】

请见GMAC转引Bloomberg Businessweek.com 的文章:GMAT Cheating:Risks Outweigh Rewards

http://www.gmac.com/market-intelligence-and-research/research-library/validity-and-testing/demystifying-the-gmat-articles/gmat-cheating-risks-outweigh-reward.aspx

(七) 其他内容(Some useful info)

  1. 郭博士还就GMAT考试的可信度数据分析、GMAT题库研发过程、试题使用流程等,进行了详细的讲解。便于与会者中的培训辅导机构,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GMAT备考培训课程。

  2. 本次会议,是GMAC 北亚地区峰会。因此与会者还包括来自韩国等地的参会嘉宾。会议语言为英语,但全部北亚地区的数据,均以中国考生作为样本代表。

  3. 在过去的2012年里,中国考生,在全球100多GMAT考试的生源国家里,平均成绩排在全球前十名。(8?待考。)

  4. GMAC在峰会当天发布了GMATPrep® 2.1.279最新版本。并明确告知,其中题目为曾经使用过的真题(”Retired Questions”),可供考生考前模考使用。

  5. 11月起,www.mba.com 网站将会进行较大规模的改版。届时,会列上去全球所有接受GMAT成绩、可供考生申请和选择的学校名录及相关资源,考生可以关注。


二、GMAC®为申请入学商学院就读的考生推出的新产品

产品缘起

在教育较发达的国家,Pre-MBA Studies(正式商学院入学前的学习) 已经非常得到考生的认可。这阶段的培训课程,可以弥补GMAT考生从“GMAT考试”到“商学院就读”之间的能力差距。对于这部分学生的需求,GMAC为Pre-MBA Studies Students提供了两个可供选择的学习产品:


Reflect 测评工具 (地址www.gmac.com/reflect

Reflect测评,是GMAC在调研了800余家公司和商学院后,提炼出的“商学院学生十项核心能力”。

该测评会针对测试者的

  • 创新能力(INNOVATION)

  • 运筹思维(OPERATIONAL THINKING)

  • 决策能力(DECISION MAKING)

  • 战略眼光(STRATEGIC VISION)

  • 战略意识(STRATEGIC SELF-AWARENESS)

  • 抗压弹性(RESILIENCE)

  • 决心动力(DRIVE)

  • 人际直觉(INTERPERSONAL INTUITION)

  • 评价他人(VALUING OTHERS)

  • 协作能力(COLLABORATION)

成绩报告的分数,分为高、中、低三个区间,给出每一项的具体分数以及详细分析,以便使受试者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,并提高相应能力。对于已经参加完GMAT考试、并顺利通过申请,每天闲在家里只等开学日期到来的同学来说,可以购买一份这个测评。目前全套测评费用约20美金。


Prep Courses

针对“跨专业”的学生和想补基础的学生。这个系列课程,可以充当“bridge courses” 桥梁课程,帮助学生过渡和适应日后美国的学习。目前有四门课可供选择:可参见:www.essential-prep.com/schools

  • 会计学 Accounting 金融学 Finance

  • 统计学 Statistics 定量分析 Quantitative Skills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祝所有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!

2013.10.11-12日

于上海&广州


GMAT

考满分GMAT备考平台-公开课天天看,免费提供强大的学习做题
系统,专业优质的在线课程助你迅速提分。

GMAT考满分App

把网站装进口袋
随时随地练习

联系我们